2025年7月28日,池州学院红土新治逐梦团在井冈山革命圣地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红色研学活动。通过专题教学、家风访谈、红歌传唱三维度沉浸式学习,实践团成员在革命摇篮中深刻感悟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伟力,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让革命薪火照亮奋进征程。
清晨的井冈山云雾缭绕,团中央井冈山中心报告厅内气氛庄重。滕永琛教授以"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为题展开专题授课,从"革命摇篮"的历史定位切入,系统阐释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抉择。"这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关键转折,"滕教授结合历史文献与地理区位战略分析,深刻解读"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创性意义,生动还原了张子清师长舍盐救伤员等感人场景。当讲到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二十四字井冈山精神时,在场师生无不感受到穿越时空的精神震撼,深刻认识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源头。理论的滋养为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根基,而革命后代的家风故事,则让精神有了更鲜活的注脚。
午后的"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访谈环节,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的生动课堂。开国少将龙开富之孙龙小钢手持祖父挑文件的扁担照片,讲述了"命在,文稿在"的忠诚故事——长征途中龙开富冒死保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手稿,18年扁担不离肩的坚守,让"党的嘱托重千钧"的信念直抵人心。中国核试验基地首任司令员张蕴钰之子张旅天则带来马兰基地的奋斗史诗,从否决苏联专家方案选址罗布泊,到亲自登百米铁塔检查原子弹装置,再到病危时仍念叨"300万吨"氢弹当量的细节,展现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境界。两位后代不约而同提到父辈"个人利益永远服从国家利益"的家训,让实践团成员深刻理解到红色家风是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密码。夜幕下的红歌教学是精神传承的情感升华。钟国华老师以互动教学带领团员合唱经典红歌,在旋律中感悟革命乐观主义;《歌唱祖国》的集体传唱,则让青春誓言与革命精神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从理论溯源到家风传承,从历史回顾到情感共鸣,一天的研学活动让井冈山精神从书本走进心灵。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起点,把坚定信念转化为求知奋进的动力,把艰苦奋斗融入社会实践的征程,让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的青春实践中绽放新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作者:徐健瑞
池州学院红土新治逐梦团
(图为龙小钢老师介绍爷爷龙开富将军)
(图为滕永琛教授开展“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课)
(图为张旅天介绍父亲开国将军张蕴钰)
(图为池州学院红土新治逐梦团与张旅天先生的合影)
(图为钟国华老师唱红歌教学)
(图为红土新治逐梦团齐唱《团结就是力量》)